深蓝学院开展“青春献礼党的二十大 砥砺奋进守初心”寒假实践团返家乡活动

发布者:王文强发布时间:2022-04-04浏览次数:489

  2月1日至2月5日,江苏科技大学俄语专业2122111032团支部“坚定的唯共产主义者们”小纵队于寒假开展了主题为“青春献礼党的二十大 砥砺奋进守初心”的红色社会实践活动。小队成员们组成了国情考察团,回到了熟悉的家乡,在最熟悉的地方寻找过去和现在的交叉点,来探寻新中国城乡建设和国家政策落实伟大进程的足迹。成员们分别在江苏、河北、辽宁、黑龙江各省的多个城市中寻找到了见证过历史变迁的名处,了解了他们的过去和现在,从中体会新中国建设的辉煌进程。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寻足迹、感变化、悟新知,更加坚定了拥护新中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想法。

一、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座城有一个人的记忆,一个时期有一代人的回忆。为了更好地感受家乡近几年的变化,小组成员姚敏和马跃未来同学去到了他们熟悉的景点,去找寻了属于这些建筑的历史记忆!

 

1 江南水乡

姚敏同学到了苏州古街,她说道:“这次实践,我不仅再度漫步大大小小的历史古街(如:平江路、山塘街、观前街等)也走访了当地的土著人家,咨询了城乡发展变化对他们的影响和改变,了解些他们内心的感受。很高兴能参加这次实践,让我对我成长的地方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城乡的建设和未来的优化发展。”

邵氏宗祠,位于宜兴市和桥镇闸口村,始建于明代,为祠堂类建筑。抗日战争暴发后,邵氏宗亲怀揣爱国之心,将邵氏宗祠贡献出来作为中共太滆地委驻地,1939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和苏皖区党委决定开辟以宜兴东北部为中心的太滆地区。1940年3月,中共太滆工委建立,同时在闸口成立了半政权性质的太湖行动委员会,成立太湖人民抗日义勇军。同年9月,太滆工委改为太滆中心县委。1940年10月,新四军独立二团在此成立。1941年4月,新四军十六旅在闸口成立。1941年11月,太滆中心县委改建为太滆特委。1942年5月,太滆特委改建为太滆地委,机关驻地在邵氏宗祠,活动中心均在闸口,闸口成为太滆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对新四军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衔接和大后方作用

 

2 革命圣地

    马跃未来到了闸口村,这个千年古村底蕴深厚、名人辈出。他感叹道:“东坡海棠园内苏东坡手植的千年西府海棠,让人感受到闸口村深厚的人文底蕴。来到这里,仿佛进行了一场时空之旅,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以及家乡的变与不变。”

二、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小组成员们分别在实地考察自己家乡的标志性建筑。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成员们切实感受到了自己家乡的变化发展。如历史古城文化韵味犹存且建筑维缮得当,周边经济水平也得到相应提升,真正做到了资源整合及其最大化利用。成员们还在考察中发现城乡发展日趋平衡,相应基础设施愈发完善,可持续绿色发展理念得到落实,现代化智能服务随处可见,多语言系统配备齐全。这些都能印证,我们的家乡随时间推移都在飞速向好发展,我们的国家也欣欣向荣,与国际沟通愈发密切,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3 地标遗迹

三、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在成员们都完成了实践活动后,坚定的唯共产主义者们也于2月4日开展了线上会议。成员们都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也聆听了他人的感想。

 

4 线上交流

在云会议中,大家深入讨论了城乡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十八大报告关于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阐述,分析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畅谈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会议最后,同学们就本次实践活动做了总结:“我们直观地体验了在国家的带领下,城市乡村经历了什么历史巨变,我们也更加相信我国我党的领导力和执行力,相信社会主义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实力和决心。

四、昨日不可追,来日犹可为

城乡协调发展需要从小事做起,从个体开始落实。这其中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作为青年一代,未来中国的重担将落在我们新青年一代肩上,我们的使命责任义不容辞。现在的我们虽不能切实的为家乡做些什么,只要我们现在锤炼好自己,练就一身过硬本领,那么家乡的发展,祖国的繁荣昌盛指日可待!

这次的活动队员们分工有序、相互配合、相互帮助,踏过千年的热土,沿着百年的足迹,聆听新中国之脉搏,感受一百年之变局。上一个百年的阶段性胜利已经过去,新一个百年的机遇和挑战还在等着我们。相信在此次国情考察活动结束后,队员的心目中已经有了更长远的目标和更明确的方向。

撰稿: 纪柯旭、石  珊、姚  敏、饶可欣、郝安妮

拍摄:全体队员

审核:何  朱森林